过好平安夜、圣诞节对中国人来说很重要
我保证我观点让你耳目一新,而且绝对理性,并且可以反驳有些亲美公知的作妖。
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就会开始争论,有人说不应该过洋节,有人说这样很狭隘,不够接轨“国际”。
有人喜欢过洋节,有人不喜欢过,从法律角度来看,这是个人选择的合法权益,别人过,只要没有强迫你一起去过,我们就没有资格说三道四。
反过来说有人不喜欢洋节,甚至个人抵触,从法律角度来看,这也是个人选择的合法权益,别人个人抵触,只要没有阻止、强迫你不过,我们也没有资格说三道四。
有个人去过的自由,也有成年人宣传的自由,那么也就有个人抵制的自由,只要不违法,不强迫他人的自由,你怎么样玩都行,你开心就好。
不过有一点请注意,中国是禁止对校园、未成年人传播宗教文化的,这是违法的。
部分朋友可以去过圣诞节、平安夜这些西方基督教文化的节日,但是如果有人往学校里面搞这些,是违法的,有点刑。
看图,下面这是最近五部门联合发布的,禁止个人在互联网上搞非法宣传宗教内容。
不要以为在中国当牧师、和尚、道士什么的,都是随便当的,也不要以为人家可以讲的内容,是可以随便的讲的,人家正经的宗教人士都是有证件的好么?——是持证上岗。
仔细看新闻,人家地方原话说的很清楚,不是禁止洋节,而是禁止“宗教节日”,结果热搜就写成了广西融安禁止洋节。
还讲不讲法律了?有没有社会契约论了?法制、理性可是保障个人权利和财产的基础。
并且非法传教严重侵害了持证上岗的宗教人士的权利,你没有证啊,人家辛辛苦苦考个证,结果有些人没有证就居然去对未成年人乱宣传这些,这是双重违法的。
还有评论说,我们就动不动禁止,就是“土鳖”、“狭隘”!越发达的地方就越不会这样。
法国自己就是天主教大国,人家自己的学校都禁止一切宗教宣传,连十字架都不能出现,这就是著名的法国共和原则。
一方面我觉得这也是和国际接轨,是国际惯例,我为融安的“国际化”点赞。(不过这方面究竟是法国早,还是我们早,我没有研究过)
我坚决支持捍卫个人自由,但我说的是以“规则”为前提的自由,不能强迫他人过,或者不过,也不能违法对未成年人宣传宗教。
从社会整体层面来看,比如一个地方如何对待“平安夜”?我这么说吧,这种事要尊重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”。
如果一个地方的老百姓确实都不喜欢洋节,很抵触、抵制,当地看见商家搞这些觉得反感,这毫无疑问是市场经济的自然选择规律,我们应该给予尊重。
如果人家不喜欢,你去强迫人家喜欢,这就是西方所谓的“计划经济”行为了,很不够自由,完全没有和国际自由度接轨。
市场经济就是社会消费自发的选择,所以一定会出现有人喜欢这个口味的,也有人反感这个口味的。
各地确实是存在偏好差异的,而社会因为“和而不同”才丰富多彩。中国这么大,每个地方社会情况、环境都不一样,喜好存在差异很正常。
所以面对这种偏好差异,我们应该以法律、市场经济精神、相互尊重为前提来看问题。
一个地方大家都接受洋节,觉得就是想聚一聚,开心一下,那就过吧,好好过,我祝大家节日快乐。
如果也有地方大家都不接受、不习惯,觉得没劲,那抵制就抵制,不过就不过吧,这可是市场选择,我们必须尊重、理解、包容。
我看见网络上动不动就有人去攻击那些不喜欢洋节的人,说人家是“土老帽”、“不宽容”、“土鳖”、“很狭隘”。
有些亲美公知,动不动就喜欢抨击人家的选择,企图控制别人,这种行为让我想起了一本书,哈耶克的《通往奴隶之路》,不要试图控制别人!
人家的自由,你为什么要控制?这是乔治·奥威尔写的《一九八四》里面老大哥才喜欢做的事情,很不自由。
消费者是天,面对消费者的合情合理合法需求,商家就是要提供相关服务,如果不爽,你可以关门倒闭去,商家就要是“迎、顺、服”。
天底下只有“顺服”的商家,没有“委屈自己”的消费者,我花钱我是大爷,轮不到商家对我自己的喜好指指点点!
要落实相关法律法规,保障人民群众稳定过洋节,和稳定选择不过洋节的“差异性需求”,尊重这种市场选择的结果。
官方要尊重市场选择的同时,要坚持核心精神,按照相关精神,坚守我们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立场。
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,保障信仰自由,但是提倡无神论和科学思想的,商家营销是商家的事情,地方的宣传未必一定要跟风和迎合,党员、党组织是不能信教的,要保持好距离。
我们是无神论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,保障适度自由的前提,是要坚守好我们自己的意识形态。
最后中国是中华文明的国家,不是西方基督教文明,商家营销是商家的事情,地方的宣传也未必一定要跟风和迎合。限制个人选择自由肯定是错的,但是作为中华官方,地方可以选择自己的侧重点。
@中国反:1950年12月24日,志愿军胜利结束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,彻底粉碎“联合国军”占领全朝鲜的企图,迫使“联合国军”由进攻转入防御,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。这一夜,是志愿军的胜利之夜,是祖国的平安之夜!
心痛志愿军的付出、热血志愿军暴打美国鬼子、激动我们的伟大胜利、回忆起当初志愿军的艰苦付出,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平安之夜。
当年狂妄的“联合国军”总司令麦克阿瑟曾向他们许诺“圣诞节之前就能结束战斗,让小伙子们回家”,结果众所周知,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爆锤。
我不喜欢吃香菜,如果我说了不吃香菜,闻到就头晕,面馆老板还要放进去,我肯定抵触这种店。
一样的,有地方的老百姓就是不喜欢洋节,而有些商家就喜欢跟风营销,如果被人抵触,甚至被当地人朋友圈发文抵制,我觉得这也是正常的市场反馈。
官方方面虽然没必要抵制,但是应有自己的侧重点立场,中国反、钧正平工作室这种宣传方式,我觉得就很好,既没有抵制、限制个体自由,也化解了这些洋节的西方属性,赋予了中国魂。
确实有部分亲美公知是喜欢过洋节的,他们是以洋为尊,但有很多也是无辜的普通人,他们不应该被谴责。
平安夜、圣诞节,可以在注意健康的情况下,带着孩子尝点土豆,然后看看长津湖,会感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。